车企造手机,手机厂造车,图什么?

[复制链接]
查看: 1757|回复: 0

5

主题

5

帖子

24

积分

新手上路

Rank: 1

积分
24
发表于 2023-2-5 15:30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泉源 | 品牌观察报
            ID | pinpaigcbao
            作者|谷晓辉
            这几天,有两条消息引起了笔者的留意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其一,是魅族申请注册“无界汽车”商标,进军汽车行业的心昭然若揭;其二,则是蔚来手机将在本年二季度开启内测,预计三季度正式发售,官方称决无体系广告。
            
IOaG94oGWobz83oB.jpg

▶  图源:天眼查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一边是手机厂商忙着造车,势要大干一场;一边是车企急于造手机,局面风起云涌。如许让人略感魔幻的局势发展,可谓是一场感人的“双向奔赴”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以是本日我们就来聊一聊,车企和手机厂商们,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?
            车企的被动防御
            这场“双向奔赴”的先行者、打击方、以致焦点大概都不是车企,但最感到焦急的,肯定是车企无疑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这一点,蔚来大概颇有感触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此前,蔚来在第二代平台车上主推的标配功能UWB曾被寄予厚望,但其时,蔚来车主中有过半用户利用的都是苹果手机,而苹果由于其iOS体系的封闭性,并不开放接口,以至于蔚来很被动。
            被动到什么水平?
            李斌直言:“假如不造手机,相称于本身家的车钥匙在对方手上”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正是如许的田地,让车企们寝食难安。
            
u3UfRQOu9Z1SR2t3.jpg

▶  图源:蔚来官方微博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作为21世纪颠覆性的创新,2007年,乔布斯携初代iPhone一手轰开了智能手机期间的大门。之后,这一小小的智能手机成为人们手中万物互联的钥匙,24小时不离身。
            谁把握了钥匙,谁就把握了自动权。在汽车行业发展至智能电动汽车期间,同样云云。
            究竟无论厂商们所吹捧的“车家生存”多么竹苞松茂,汽车也永久不大概替换手机的位置,随时伴随,只有手机才是24小时不离身的生存管家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因此,以手机为中央,搭建“人-手机-汽车”的车家生存,才是最优解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对于车企而言,作为链接新能源汽车最紧张的装备,手机就成为了至关紧张的一点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于是我们看到,客岁8月份,蔚来正式建立移动科技公司,开启了紧锣密鼓的造手机大业。不但拉来了诸多业内大牛,李斌还放话,蔚来手机将会是“和蔚来汽车匹配度最好的手机”,二者将碰撞出更多“智能的玩法”。
            现在,陪同着蔚来手机即将开启内测,大概间隔它面世的那一天,也不远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固然,除了自造手机这条路外,车企还可以选择通过吞并手机厂商的方式抵抗风险,一如家大业大的吉祥汽车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客岁7月,吉祥正式公布收购魅族科技,持有后者约79%股权。作为以“小而美”著称的手机厂商,魅族只管体量不再,但气力仍存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其时便有消息透露,称吉祥的第一款手机产物将在本年推出,不外不会公开售卖,而是搭配吉祥旗舰的高端活动品牌路特斯新车附赠给消耗者。
            这大概也再次印证了,车企造手机的贸易逻辑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手机厂商的自动打击
            相比于车企们的被动防御,手机厂商进军造车倒更像是一场对外侵犯战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智能手机行业鼓起至今,已有16年之久。16年来,无数旧期间巨头跌落,新期间玩家闪亮登场。大浪淘沙下,华为、小米、OPPO等还能留在市场上的品牌,都是历经苦难的中坚气力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只是十数年转瞬而逝,从初代iPhone面世至今,手机市场早已是一片血海。而更为紧张的是,履历高速增长后,中国手机行业正处于下行周期。
            简朴来讲,人们的换机意愿不再猛烈,手机新品的高度同质化,也难以感动消耗者。屏幕、照相、充电、功能的更新,无法再像行业发展初期那样让用户感到惊艳。
            
EKYjR6tRW89UtCNy.jpg

▶  图源:IDC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于是,整个行业开始萎缩,出货量降落,乃至在刚刚已往的2022年,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创下了13.2%的汗青最大降幅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当各人都不换手机了,蛋糕越来越小,手机厂商们该怎么活下去?
            换一个占据上风的新兴赛道出击,打一场“对外侵犯战”,来开发新的增长线路养活本身,便是现在手机厂商们给出的此中一个答案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于是我们看到,在2021年3月,小米造车项目正式立项,首期便豪掷100亿元人民币,筹划10年共投资100亿美元,步入了“自建工厂+自主研发+本身取得生产资质”的困难模式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当时,本都快计划退休的雷军喊出肺腑之言:“这是我人生末了一次庞大创业项目,乐意压上全部战绩和荣誉,为小米汽车而战!”
            现在,间隔小米汽车预计量产时间仅剩一年,这大概将成为将来小米最大的底牌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固然,并非全部人都乐意同小米般背城借一,背水一战。诸如华为,便选择了互助模式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众所周知,无论外界怎样评价,华为始终坚称“不造车”。但不造车的华为,却通过零部件供应模式、HI模式、智选车模式这三大模式,让路上跑满了“华为车”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此中,最为着名的大概就是“问界”了。2021年12月,华为与赛力斯打造的高端汽车品牌AITO问界正式发布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从计划、研发、到营销,华为在互助中始终占据着主导职位。也正因华为的鼎力大举支持,问界M5、M7都在新能源市场取得了极为亮眼的结果。
            
G3MqO23EQO223Mqm.jpg

▶  图源:AITO汽车官网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无论如小米一样平常了局造车,照旧同华为一样与车企互助,手机厂商进军汽车行业,都是在原有业务到达瓶颈时,寻求新的突破。
            相比于燃油车,电动车行业产值更高,门槛更低,也更得当手机厂商们跨界发展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一场智能汽车的“魂魄”拉锯战
            这场车企和手机厂商的“双向奔赴”,焦点还在于负担着万物互联作用的钥匙“智能手机”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但大概有朋侪会说,所谓的万物互联、车家生存都太虚幻、离我们太远了。究竟就算脱离手机,还是不影响我开车。岂非汽车和手机之间,就没有什么详细一些的焦点关联吗?
            固然有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作为比年来才鼓起的新兴赛道,新能源汽车大战的上半场还在围绕着“电动化”睁开。而相较于前几年风风火火的大乱斗,现在的新能源战事早已进入下半场“智能化”。
            “智能化”的焦点,便在于“车机”,大概说是车载操纵体系(智能座舱体系),而这,也是整个智能电动汽车的魂魄地点。
            一言以蔽之,车企和手机厂商的双向奔赴,在某种层面上,就是一场对于智能汽车“魂魄”收割的拉锯战。
            
lIie3slUoIIji5bG.jpg

▶  图源:微博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这此中,无论是小米了局造车、华为互助模式,照旧蔚来造手机,不外都是为了拿到这条“魂魄”的终极控制权。
            而手机厂商们的目的也很明白,就是用本身特长的OS搭建本领,取得将来智能汽车的话语权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无论是小米的MIUI、华为的鸿蒙,照旧OPPO的ColorOS等等,它们都有着强盛的OS搭建本领,而这恰恰是车企们所不具备的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客岁6月,苹果发布了全新的车载体系CarPlay,其不但把以往的“投屏”升级为了“交互”,更能深度接受整个车机体系,并在视觉结果上出现出极高的同一性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智能手机龙头苹果,也丝绝不粉饰其收割车企“魂魄”的野心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此时再看蔚来对峙做手机,大概也就明确了李斌的担心。
            究竟上,在新能源车企里,最早看到这一点的,大概要属特斯拉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很早之前,马斯克就公开表现不喜好iOS和安卓两大主流手机体系,并称要打造本身的体系来击败他们。
            
LlKOao1Yof8QwAO1.jpg

▶  图源:特斯拉官方微博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正因云云,在车载操纵体系这一块,特斯拉也很早就从上而下自研,完成了本身的“魂魄”防御工事。不但云云,从各路媒体爆料来看,特斯拉自家的手机大概也会很快和我们晤面。
            文章末了,让我们假想一下,假如到2026年,苹果公司真的如约发布了其自研智能汽车,各方面做的也都不错,在不思量代价因素下,那些无数手持苹果手机的新能源车主们,会是怎样一副局面?
            云云看来,这所谓的“双向奔赴”,不外一把把杀人不见血的刀。
            ※本文内容来自授权转载,不代表TechWeb观点,转载请接洽品牌观察报(ID:pinpaigcbao)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返回顶部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列表